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市场行情 >  >> 
贵州剑河:粽子飘香时 味里品乡愁_当前头条
来源: 金台资讯      时间:2023-06-21 15:07:16

小朋友在品尝粽子。杨家孟摄


【资料图】

把刚煮熟的粽子捞出晾一下。吴昌连摄

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煮熟。 杨家孟摄

包粽子。杨家孟摄

包粽子。杨家孟摄

包粽子。杨家孟摄

包粽子。吴昌连摄

准备好包粽子的馅料。 吴昌连摄

拌糯米调馅料,准备包粽子。吴昌连摄

采摘粽叶。杨家孟摄

端午将至粽飘香,传统味里乡愁浓。这几天,贵州省剑河县柳川镇加禾村的苗族、侗族、水族群众聚在一起,用糯米草、笋壳、桐油籽壳等烧成草木灰,制作当地传统的草灰粽、碱水粽,迎接端午节的到来。

要过节了,常年在外忙碌的村民吴凤云这两天也回到老家,和邻居们相约着采粽叶,烧草木灰,制作传统手工粽。

“端午节想回来跟家里老人学点包粽子的技术,自己动手包的粽子吃起来更香,而且还能跟邻居姊妹们聚在一起热闹一番。”吴凤云说,出门在外,这些刻在记忆里的家乡味,最让人怀念,回来后,也趁机跟老人们学学传统手艺。

“用草木灰做的粽子,味道才好,吃起来助消化,对身体也好,你们学会了以后,也要把这手艺一代代的传下去。”村民刘德春边讲解边给年轻人传授制作方法。

当地的草灰粽分两种,一种是将黑色的糯米草灰过筛后,直接与糯米拌匀,包出的粽子是黑灰色的。另一种是用干的笋壳和桐油籽壳烧成的草灰沥水,用灰水浸湿糯米,制作的黄色碱水粽。做法看似简单,却是当地人难以割舍的家乡味。

“草木灰和桐油壳粽子的味道,我们年年都要包,丢不下,年年都想吃这个味道,又糯又香。”刘德春说。草木灰的加入,抵消了糯食的粘腻感,做出来的粽子,清香软糯,不粘腻,易消化,淡淡的草木香,让人回味悠长。

加禾村是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,长期以来,苗、侗、水等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和睦相处,相互交融,许多独特的传统民俗得以延续至今。每逢佳节,村民们都要邻里相约,亲朋相聚,一起重温传统习俗,品尝美食,共话团圆。

对于吴凤来说,过节的真正意义是一家人能热热闹闹地经常回家团聚:“过端午节还要挂艾草,挂菖蒲,还要杀鸭子做好吃的,一家人聚在一起,开开心心、团团圆圆的,特别有氛围。”(杨家孟、吴昌连)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