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市场行情 >  >> 
远离四种执着之二:“若执着世间,则无出离心”——究给.企千仁波切 每日视点
来源: 香巴拉佛教中心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28 04:07:40

萨迦派三祖札巴蒋称

远离四种执着之二:“若执着世间,则无出离心”

——究给.企千仁波切


(资料图片)

接下来解释第二句:\"若执着世间,则无出离心\"。这两句是说我们为了要远离痛苦与痛苦之因,并达到涅槃境界,我们必须放弃对三界轮回的执着,此三界是指欲界、色界和无色界。

想要脱离轮回进入涅槃,必须放弃对三界的执着。若要了解为何必须放弃对三界的执着,则先需了解世间轮回的过患。若想了解轮回过患以求产生出离心,则须先了解此世间的本质。如果我们深入思考轮回的本质,我们会发现,它被三种苦所包围:苦苦、坏苦和行苦。

\"苦苦\"简言之是指下三道(地狱道、饿鬼道和畜牲道)之苦;若我们如实思考生于此三道将会如何?必将使我们不寒而栗。想象这三道所带来的恐惧已难消受,更遑论实地居于此三道,那所受的痛苦更是无以伦比。再说,一旦生此三道,若业报未尽,将无法藉由死亡而得以脱离苦海。我们若如实思维这三道中的苦,便可使我们产生迫切感,而尽力不去作会招致生于下三道的恶业。

札巴蒋称试问我们,为何不仔细地去找寻远离恶业之方法,甚至我们却反而在长养抵达那里的业因呢,故我们所需要的不只是听闻与彻底了解此三道,更重要的是实际生起强烈的出离心,这个出离心要大到能使我们由衷的厌恶引生下三道的行为,故应约束好自己不去制造引生第一种苦(苦苦)的行为。

接下来是第二种苦──坏苦,这种苦主要是折磨上三道的众生,札巴蒋称说欲思坏苦的意义,可以先观察诸有情无常的本质。凡诞生于上三道的有情,即或天神、天使或梵天,或更具威力的宇宙之王,他们虽统治这个现象界,但将来也可能转生下三道,也可能会被不同种类的生物所驱使、拘禁。即使如日、月的神灵,未来也会失去光明,而转生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处。故知他们现在的境遇并无永恒性。一旦事过境迁,终将褪去光华,繁华光荣由指缝间流逝。即或是一个因佛陀经论而深信诸法无常的人,若无真实禅修以超越轮回,那也都将在时间之流中消逝。

札巴蒋称说如果我们对深究诸法无常有困难,那可花一些时间观察人类的情况?观察那些曾经富裕之人,而今变成穷困人家。那些曾经孔武有力之人,现在变成虚弱不堪。我们自己,以前曾经拥有很多,现在却所剩无几;以前是大家族,现在却所剩无几人。看看那些曾是仆役如云,为众人所钦慕者,如今却孤单而无人理会。如此观察,我们就很容易明了人世间并无永恒性。一旦获得也就可能失去,诸法无常的例子不胜枚举。没有人可不受此诸法无常的本质所影响,我们所拥有的,都只是短暂存在,最后都将消逝得无影无踪。

职是之故,我们应禅观诸法无常的本性,当我们遭逢各种境遇时,皆不应受它束缚,而应学习放下它且顺其自然,不要执着于任何事物,这是对治坏苦的简要方法。

影响人类最多的是行苦,所有事物皆有条件性,但我们常不了解,而使自己受永远作不完的事所苦,姑且不论我们有否由其中得到真正满足,我们早已受害于无尽的忙碌追逐。

让我们略略思考事情作不完之苦,我们内心被许多等待要做的事所盘据。不论所投注的心力多少,都是无穷无尽的,事情永远做不完。但当我们毅然决定不做那些事时,事情似乎就完结了。我们不应该只为了使自己忙碌而被迫去做事。唯有我们体会到不能由多作事中得到满足,且不论有多少人在我们生命中出现,也都无法真正让我们满足。因为如果我们生命中有很多人,那就会有许多人为的问题需要处理,但处理了也并不能真正使我们快乐;反之若生命中只有少数人时,那您又似乎显得失落;因此无论多人或少人,都没有真实解决生命中的问题。

这跟财富的拥有是一样的,不管你是否拥有大量财富或非常贫穷,这些都不重要。并没有人因为财富变多而变得真正快乐;富人和穷人一样受苦。一旦拥有财富,就会衍生另一些不同于穷人的烦恼问题,所以他的痛苦总量还是一样多。既然让生命中有很多人及很多事,并不必然保证能获得快乐,那我们为什么要做无止尽的投入呢?如果这样下去,我们的生命不就失落于预备中,而将结束于究竟的浪费。因此当死期来临时,我们仍将只是在预备工作的阶段。而我们又不得不离开活着的工作,以进入“死亡”的工作中,结果原先的准备工作,也只是带领我们达到下个新生命而已。

当新生命开始时,我们将再次受缚于无止尽的忙碌。那些在前世所做的事绝没有为我们带来任何真正的满足,而在我们另一个新生命之中,我们又得重新作它,这些又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满足,至于说想藉此获得开悟解脱,那就更不用说了,这将是多么悲哀的事啊。

札巴蒋称提醒我们,必须去除所有无止尽的活动,人世间的所有活动并不能为我们带来解脱。我们为何不暂停一下,仔细思考我们所有活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?我们必须出离于对各种活动的执着,假如我们不能对各种活动划上句点,那这些活动不会自动停止。唯有了解我们活动的空洞与无意义,甚且使我们遭受更多的痛苦,才有可能使我们真正的出离。众生无法了解这一点,那是多么的可怜啊!他们积极地使用自己的身、口、意,去做那些无法累积任何善业的活动,实在是可悲啊。

以上是诠释第二句:\"若执着世间,则无出离心\",若人能了解世间活动之徒劳无益,不能带来绝对的喜乐,他就学到了出离心,而使自己不落入世间,不去作一些只能带来痛苦之事。

究给企千仁波切(Chogye Trichen Rinpoche)(1919——2007)藏传佛教萨迦传承察巴支派的领袖:察巴传承以持有极珍贵的萨迦派不共无上密修行法脉而闻名,是萨迦传承中最资深的大师。仁波切是一位广受尊敬的密续大师、精进不懈的修行者、出色的学者及雄辩的诗人。仁波切堪称上师的上师,展现出广大的如来教法的智慧、精神及功德事业。大部分藏传佛教传承的掌持者都是他弟子,包括尊者及萨迦崔津法王。

编辑/鸟湖山文化 +v:shihuaduo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